【演講分享】2025年5月28日臺科大專利所「AI伴侶:情感與法律的交錯」」專題演講:講座速記
【臺科大專利所「AI伴侶:情感與法律的交錯」」專題演講:講座速記】
💡講座題目:AI伴侶:情感與法律的交錯
🎤講者:李韶曼(成大運算學院助理教授)
時間:2025年5月28日
紀錄人:陳楨貽(臺科大專利所碩士班)
本所於2025年5月28日很榮幸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運算學院李韶曼助理教授,分享其於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下所觀察到AI從日常生活中的輔助工具轉變到能夠成為情感交流的伴侶。透過人工智慧應用的多元轉變,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結合法規與倫理視角,帶領同學反思人與AI互動關係的未來。
在X、Y世代的人習慣將人工智慧視為工具的延伸,然而到了Z世代,AI逐漸被視為能購傾訴、諮詢的「朋友」,甚至發展出情感依附、交流。韶曼老師提及,AI伴侶不僅可能改變人與科技互動的方式,也有可能挑戰既有的倫理與法律邊界。以法律上「親密關係中的排他性」為例,如果AI被視為伴侶,該如何界定其在關係中的角色與權限?AI是否擁有「被尊重」的權利?AI伴侶是否可能是AI奴隸?韶曼老師進一步分析,人與AI的互動,往往投射了性別、道德、照護等人類經驗,而AI所投射的樣貌,可能讓人誤以為彼此能夠互相理解與回應。例如若將AI運用於精神健康照護或高齡照護中,已知對人類認知與表達能力造成影響,如何定義合宜的互動範圍,仍有待觀察。
此外,AI常被誤解「永遠在線、永不疲倦」,這種期待可能導致人們過度依賴與成癮的風險,而忽略既存的技術和能源問題。又當法律難以即時回應科技快速的發展應該如何解決,韶曼老師回應如果AI開發公司基於商譽與消費者選擇,或許能夠透過使用者的傾向與社會公眾共同討論制定規範、引導,成為更快速實際的AI規範治理。
韶曼老師也提醒同學培養科技素養的重要性,在面對AI與或是AI可能涉及廣告推播等財務誘導時得以理性分析。透過本場講座,同學不僅對AI發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意識到AI與人類關係的型態轉變所牽涉的各種值得深入思辨的議題。謝謝韶曼老師帶來的精彩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