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2022年德國實習

202212位實習生心得分享摘錄

  1. 進入事務所的第一天,行政人員跟我們介紹了公司的福利和注意事項後,導師MaleschaSchieler就帶著我們參觀事務所環境,並指派了我們的第一份工作「可折疊車用輪椅坡道」的審查意見回覆,當我們拿到堆積成山的各種文件後就手忙腳亂的閱讀、急於了解技術內容。下午是Lucke老師的課程,他介紹歐洲專利法的新穎性、進步性規定及比對步驟,並將每個步驟的判斷方法,又分得更細項更具體,讓我收益良多。接下來的實習內容,我們小組將本案專利的技術內容加以了解後,將其請求項與審查意見及四件先前技術進行比對,起初我們先將在學校所學的方式對導師進行報告,導師雖然肯定我們的報告方式,但他們更想看到更為精確的比對,例如找出前案說明書的確切段落及用語,並要求我們要將判斷方式,即Lucke老師所教授的細部比對步驟清楚列出,且建議我們要將各個案件的技術內容熟記於心裡,以避免一直重複翻資料,耗費太多時間,而在這技術比對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與導師們討論修改,也越來越清楚專業的專利技術的判斷方式。
  2. 這次德國實習收穫良多,尤其是在實際案例的官方答辯操作練習,我們主要練習的案件為從歐洲專利局進入PCT的醫藥生物案及化學案,在台灣案件能操作這類的案件機會近乎沒有,同時也感嘆歐洲專利局的審查品質之高。一開始因不曾操作過歐洲專利案件,便以台灣回覆官方答辯的方式去寫,在跟導師一次次的討論和方向指引,更加明白歐洲專利在進步性的判斷遵循Problem-solution-approach的準則細節,並重新用這方法去檢視自己寫答辯稿的是否符合準則,導師也會在討論時提出不同觀點以通過進步性的要求,並為我們解答技術上和答辯稿寫作上的問題,也感謝導師一開始要我們研究歐洲專利的申請須知及EURO-PCT的申請須知並提出討論,讓我們能更快去理解歐洲專利案的申請程序,並慶幸自己過去在所上有修過劉國讚老師開的歐洲專利申請的課程作為基礎,和修過管中徽老師的檢索課程使我們在答辯前能夠操作歐洲官方檢索資料庫找到更完整的資料閱讀。
  3. 我很慶幸自己鼓起勇氣參加了德國實習計畫,縱使我的語言能力與技術背景都不夠優秀,但來一趟總是能帶走一些東西,只願在學習當下的自己是努力不懈怠的,靜心觀察、學習,總能收穫滿滿。
  4. 對於這次有機會能來Boehmert & Boehmert實習深感榮幸,於此接觸到平時於學校不同的實務經驗、回覆策略,此外,也觀看到世界一流的專利制度。例如WO 2019/234157 Anti-Body的案件,就專利撰寫的品質、專利Claim的策略、申覆策略、審查官撰寫Writen Opinion的品質,皆是世界一流的水準;其中,審查官對於技術的熟悉度、Problem Solution approach、Clarity等審查實務運作上的判斷也嚴謹的多;以此案為例在歐洲的審查官認為進步性有問題,而且說明書無法支持其中一段所有的氨基酸序列皆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的療效,而該些問題在美國的Non-final Rejection並未提出,可見歐洲審查官隊技術的敏感與細心程度,由此可驗證專利制度設計的初衷,即為設計給知悉該技術領域的審查官、專利師的運作模式,由熟悉技術的人運作的制度。
  5. 在假日閒暇之餘,我也去參觀了格林兄弟博物館及歌德故居,感受文字帶來的力量和為後世帶來的價值,而專利撰寫雖無法像經典著作為世人開導,但卻寫出每個發明人的發明心血結晶,更是該領域技術進步的墊腳石。對我而言這不僅是個非常新奇並且開拓眼界的實習經驗,更是一個學習更獨立的過程,我很喜歡其中一個導師Lucke說的「Try everything you like」,去嘗試和把握機會並提升自己的能力,未來便能以更高的眼界去待人處事,處理歐洲專利案件相信也能更加得心應手。
  6. 回顧整趟實習,幸好有在專利所修課累積的基礎,特別是劉老師的國際專利佈局研究、專利訴訟與無效攻防,讓來到事務所實際練習和聽演講可以更加上手。在課堂上老師會要求我們選定歐洲及美國的案件進行練習,可以提早了解外國的專利制度、審查意見及引證案的閱讀方式。建議像我一樣是法律背景的同學,可以從生活中已知的物品著手,試著理解技術不要害怕,真的難以理解的部分也可借助所上各領域的同學協助、或在報告時詢問老師。經過這些紮實的訓練,在德國實習時才能有進一步的收穫!當然,這趟實習也要感謝學校及學海計畫的補助,讓我在國外可以放心地學習、體驗生活!!
  7. 在國外實習時以及參與事務所提供的課程時,讓我有更多機會能接觸到不同的人,接受到與台灣相當不同的想法,不但在專業知識上有所進步與拓展,同時也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看到國外相對自由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在每個人自己自律的情況下而達成的。在實習期間有一個人說了令我印象很深刻的話,「專利這份工作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但相對地必須要一直持續的工作」。在實習期間,讓我不斷反思我未來想要在甚麼樣的氛圍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以及在工作上我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我覺得在Boehmert & Boehmert實習的日子雖然不多,但對我的影響很深,因為在這段期間,認識並且看到很多資深的專利代理人,不但在工作上相當認真、嚴謹,同時也相當和善,樂於溝通,是我希望未來能達成,並且努力前進的目標!
  8. 在這段實習的過程中,我學到很多專業知識,也發現了很多自身能力的不足,例如對專利的新解讀法,以及語言上的溝通障礙,爾後,我將更精進自己的各項能力,最後感謝劉國讚教授與BOEHMERT & BOEHMERT給我這個機會出國實習,讓我擁有了一份特別的經驗。
  9. 對於我而言,擴展視野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在課程中學習歐洲與德國專利制度方面的知識,了解到不同於我國的專利制度,並透過案例操作學以致用,增加實務經驗。在事務所及研討會中與各國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擴展國際觀。並透過深度體驗德國生活,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在陌生的環境中,多了許多探索及冒險,每天都在自我成長。透過不同人、事、物的接觸,能更了解自己,並在探索的過程中自我反省。最後感謝教育部與學校,提供給我們機會與經費,讓我們能無後顧之憂的學習與擴展視野。
  10. 一開始自己希望能夠同時備考專利師的同時,也參與德國實習。然而,現實是有捨才有得,但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實習,因為它會是人生中很珍貴且難得的經驗與回憶,沒有甚麼比這次實習讓自己更接近國外的職場實務工作內容。除了獲取實戰經驗外,參與事務所所開設之課程,亦能提升專利制度的國際觀;甚至覺得對於尚未決定論文的人來說,也是有所助益的,能藉由來自各個國家的課程學員的提問與交流當中,激發一些自己對於專利領域的想法。
  11. Boehmert & Boehmert 實習的期間,這或許跟德國的民族性有關,雖然公司內並沒有嚴格規定上下班時間,甚至也可以在家工作,但實際看到這裡的專利代理人工作的狀況,在這裡工作的專利代理人以及在培訓中的專利工程師,在工作上都相當嚴謹且負責任,本來一直以為歐洲工作的氛圍比較輕鬆、自由,但發現在這裡還是有很多工作狂的存在。在我實習位置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個資深的專利代理人,每次經過他辦公室門口都看起來超級忙碌,每天都比我們早來,也比我們晚回去,常常都拿著電話在討論公事。還有聽說有些專利代理人連假日都會來工作,還開玩笑說周日來公司工作還不錯,因為沒有施工的聲音比較安靜。所以我感覺在這裡雖然滿自由的,可以自己選擇甚麼時候進辦公室或什麼時候開始工作,但工作量依舊多且壓力也相當大。
  12. 對於這次有機會能來Boehnert & Boehmert實習深感榮幸,於此接觸到平時於學校不同的實務經驗、回覆策略,此外,也觀看到世界一流的專利制度。感謝系上有此機會提供學生來此實習,接觸一流的事務所與實務經驗,也謝謝授課的各個老師、同組成員、以及導師,期間,提供的各種幫助與專利、智慧財產制度介紹,使得於此實習期間能夠理解為何專利制度發展成現今的模式,以及實務的運作;相信對於之後於進入業界,專利、智慧財產的實務運作、熟悉度皆會提升不少,也拓展了視野,並且能隨時運用於此所學的知識。謝謝各位,於此交換實習期間,特別感謝國讚老師、導師與組員們的幫助。

2022年實習活動照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