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我國企業在國際上面臨的智財障礙與壁壘觀之,其決勝關鍵其實更在於研發投入之初的佈局與規劃,事後的法律爭訟的攻防,其實能著墨的已屬有限。因此智財人才的培養應更著重於佈局、規劃之「管理面」與「工程面」的人才培育,方是我國突破國際智財障礙與壁壘的關鍵。
因此,本所的發展特色在於專利實務、管理、與法學素養三種專業的結合。傳統的法律或科法院所、智慧財產研究所、技管理研究所等,在智財人才的養成上,大多或以相關法學的訓練為其主軸,或以管理的訓練為其主軸,本所首先採行系統性的跨學術領域整合,以法律保護為基礎,結合工程實務、管理加值為特色,在本校堅實而強調實用的理工傳統基礎上,進行跨領域融合,以期能為國家培養出實用且高品質的智慧財產人才。
此外,為達成本所「縮短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的教學目標,本所認為:
1.應由教師帶領學生來填補理論與實務間的差距。產業界應扮演輔助的角色,而不是將培養的責任完全移轉給產業界。
2.教師本身應該積極參與產業運作。如果老師的所學也與實務界有差距,又如何能期待他們教出來的學生能夠沒有學用落差呢?
根據以上的看法、以及本所的特色發展所需,本所採行以下發展作法:
1.本所多是聘任具有實務經驗的老師。本所目前共有7位專任教師,皆為管理、法律或工程背景之專家,多具豐富之產業服務經歷,其專業分布如下圖所示:
2.從事產學計畫、提供專業服務,進而從上述互動中,奠定教師與實務的接軌,更透過教學轉換為學生整合工程、法律與管理之專業能力,實現本所「縮短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的教學目標。
本所特色
本所具有以下特色
1. 以全方位專利人才之養成為特色
目前實務界開設之智慧財產訓練課程多屬於短期初階之課程,學術界各大專校院開辦之如科法所,科管所及智慧財產法律研究所等,多屬於培育法律人才或專利法律人才。本所以培育全方位專利人才為目標,全方位專利人才所需具備之能力,如技術開發的創新階段,需具備解析專利技術資料之專業能力,在專利申請的取得階段,則需具閱讀及撰寫專利說明書與專利審查之專業能力,在專利權的行使與運用階段,則需具專利侵害判斷與專利授權交易之專業能力等等,以上專業培訓非以法律為核心之系所所能養成。本所三核心的課程設計符合企業需求,且具學理與實務的黃金比例,相較於實務養成者也較具有學理優勢與廣度。
2. 以招收大學各系的跨領域人才養成為特色
本所學生來自各學院,各學院背景之學生畢業後皆有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因為專利工作遍及於各行各業中,本所則以培育跨領域人才為特色,而非工程或法律背景學生才適合就讀的刻板概念。例如本所學生來自工程,電資學院背景同學,畢業後有擔任專利工程師或研發工程師;管理,設計學院背景同學有擔任設計工程師或企業管理師;法律,人文學院有從事企業之智權或法務管理師工作等等,故學生背景差異對學習沒有影響,反而發揮獨特的多元背景集體互補學習效果。本所課程學理與實務並重,學生參與教師產學合作計畫及參與實習皆有助於未來工作時實務操作與運用。
3. 以完整的專利人才養成系統為特色
「專利研究所」除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外,另開設有「智慧財產學士學位學程(校內輔系與雙主修)」及「智慧財產(大學部)學程」。
研究所碩士班,大學部學程招收學生以應屆,在學之學生為主,所授課程也以學理基礎奠定為主,碩士在職專班則招收至少有一年工作經驗之產業界從業人員,給予其較具深度及學理之專利專業訓練,期能培育高階專利人才。